羅漢床,
彌勒榻一般體形較大,
又有無束腰和有束腰兩種類型。
有束腰且牙條中部較寬,
曲線弧度較大的,
俗稱“羅漢肚皮”,
故又稱“羅漢床”。
簡單來說,
羅漢床就是三面設(shè)圍子的床,
又稱彌勒榻。
最初主要是僧人使用,
或者在崇尚佛教的時期,
俗人與僧侶常坐此床談經(jīng)論道而得名。
此床素面無飾,
高古素雅。
彌勒榻是大型坐具,
短不能臥;
而羅漢床也是坐的功能大于臥的功能。
彌勒榻,
羅漢床都是為適應(yīng)國人舊俗而保留的家具品種。
羅漢床的來歷
中國古代家具中臥具形式有四種,
即榻、羅漢床、架子床、拔步床。
后兩種只作為臥具,
供睡眠之用;
而前兩種除睡眠外,
還兼有坐之功能。
我們知道,
漢朝以前中國人的起居方式是席地而坐,
故生活中心必然圍繞睡臥之地,
待客均在主人睡臥周圍。
久而久之,
形成了國人待客的等級觀。
清朝以前,
甚至民國初年,
國人待客的最高級別一直在床或上炕上。
榻和羅漢床的主要功用反而不是睡臥,
而是待客.羅漢床的主體是一張較大的床榻,
再在坐面周圍加上三面床圍,
就形成了羅漢床的基本形狀。
清代羅漢床,
五屏風(fēng)式、七屏風(fēng)式漸多,
甚至九屏風(fēng)式也有出現(xiàn),
這就迫使正面圍子加高,
高到令人難堪的局面。
按這種思路,
羅漢床圍子越矮,
年代就越古。
明清羅漢床有兩種常見的腿足,
一為鼓腿彭牙,
二為三彎腿。
鼓腿彭牙是一個弧度到底。
而三彎腿則是弧線中途又向外彎出,
形體敦厚而顯得十分莊重秀麗。
線腳就是家具中部件截斷面邊緣線的造型線式。
圍子則是明清羅漢床的裝飾重點,
一般有4種表現(xiàn)形式。
第一種是各種浮雕吉祥圖案。
第二種是攢接手法來表現(xiàn)各種組合圖案。
第三種是在圍子上鑲嵌各種大理石,
用大理石的天然色澤來裝飾。
第四種是就用木材本身的自然紋理來表現(xiàn)高雅質(zhì)樸。
而羅漢床的裝飾重點多為雕飾,
分為浮雕,
浮雕是在平面凸起的半立體形象,
形象的背面依附在一個平面上;
透雕,就是將木材鏤空進(jìn)行雕刻;
圓雕,試紙不帶背景,
適合從多角度觀賞的雕刻。
其次的鑲嵌,
則是之用金銀或者大理石等貴重植物釘入木器或者漆器上,
形成各式各樣的紋飾或者圖案。
羅漢床是備受歡迎的家具,
若要體會明清兩式家具,
細(xì)部非常重要,
內(nèi)涵是其本質(zhì),
萬寶紅家具有限公司
瑞麗市萬寶紅紅木家具有限公司
郵箱:38491568@qq.com備案號:滇ICP備12000665號